10年前發生的一場亞洲金融風暴,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不少香港人都在那場風暴中喪失了大量積蓄和財富,從此再也站不起來,卻也有投資者如火鳳鳳般浴火重生,在人生和累積財富踏上更高的層階。

新興市場波動大 利潤更大

踏入07年,股市似又風雲再起,美國的次級按揭問題拖累全球股巿大幅波動,會否又是另一場金融風暴將會掀起的先兆?如金融風暴真的發生,我們又應如何自處,是倉皇逃生,或是視之為擇肥而噬的好機會?

由鄧普頓基金經理麥樸思(Mark Mobius),或稱麥博士,內地則譯為默比烏斯所著的《利潤通行證》(Passport to Profits)一書,講述他如何在新興巿場的股巿縱橫多年,其間經歷多場金融風暴的洗禮卻依然屹立不倒,卻反而能藉股巿低潮令其所運作的基金茁壯成長,背後的智慧和經驗自然值得借鑑。

麥博士開宗明義指出,但凡利潤所在,必伴隨以風險,並非新興巿場獨然,就算是成熟市場,如美國股巿也可以大上大落,所以要對股巿的起落以平常心看待。

固然,新興巿場股市的波動一般會較成熟經濟國家的股巿大,但因經濟增長和升值潛力也大,其波動大的特性,反而提供了超乎一般巿場利潤,最重要是如何如把握機會。

時間可治療股市創傷

麥博士提出了一條新興巿場的投資準則﹕時間可以治療一切創傷。根據這條準則,只要認定了新興巿場長期增長必高於成熟巿場,則每一次不利因素(不論是本國或外圍經濟因素轉壞)出現而令股巿出現明顯調整,只要有足夠時間,有關國家的經濟必然可恢復過來,其股巿最後也會再創出新高,從而令有能力堅持下去和趁調整後入巿,甚至加碼的投資者提供巨大利潤空間。

投資策略須背離大眾

所謂要有足夠時間,麥博士認為投資者最少擁有投資5年或更長時間的打算(雖然事實一些新興市場遭遇挫折後,可能兩年時間左右便能復元),在時間距離站得夠遠,才能看得更清楚,才不會被短期的風浪所嚇怕,以致當一有拋售潮出現,便急急在低位售出股票,如此只會變成高買低賣,違反要賺錢便要低買高賣的絕對原則。

當然,要捱過金融風暴也不容易,最重要是投資者不可過度借貸,投資也要足夠分散,如此便不會因買入一些因金融風暴而倒閉的公司股份,至經濟翻身時,所持有的股票卻早已是變成「牆紙」。

要記住,只要有資金,金融風暴或股災可能正是你的朋友,因可提供機會,讓你可以合理甚或超低的價格,購入你以往一直想購入,卻因價格過高而買不落手的股票。

麥博士的另一投資準則﹕
『跟隨大眾投資,極其量只能獲得如大眾的一般的投資成績。因此,如要投資成績出眾,要當人人喊買時,便是離場賣股的時機;當血濺街頭,人人喊跑時,便又是入巿好時機。』

撰文:陸振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isse 的頭像
    Joisse

    理財您才

    Jois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