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頭五個月﹐海外熱錢瘋狂湧入亞洲﹐但隨後又歸於沉寂。不過有人說﹐現在是趁下一波熱潮來臨前進入亞洲一些市場和板塊的最佳時機。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的調整﹐” Matthews Asia Pacific Fund首席基金經理艾希達(Taizo Ishida)說道。

亞洲市場“仍在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一個最佳的投資時機”。
他說﹐“在國別和板塊方面﹐我們喜歡日本﹐以及包括印度在內的一些東盟(ASEAN)國家﹐我們也看好印尼國內經濟的長期增長前景。”

基金追蹤公司EPFR Global專門跟蹤資金進出不同市場的情況。2010年1至5月的數字顯示:日本市場的資金淨流入最大﹐接近30億美元﹐其次是中國、韓國和印度。從2010年6月初開始﹐中國成為亞洲唯一有巨額資金湧入的市場。

“為何會出現這種分化現象?因為投資者草木皆兵﹐擔心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逐步退出所產生的各種不確定性﹐” EPFR Global的資深分析師布萊恩特(Cameron Brandt)說道。

歐洲債務危機也給投資者帶來一波恐慌性拋盤﹐很多人擔心亞洲同樣將受到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

雖然亞洲地區與美國的貿易關係一直是新聞頭條的關注對象﹐但亞洲與歐盟27國的貿易狀況也同樣重要﹐布萊恩特說。這是因為在中國和印度的出口貿易份額中﹐歐盟的佔比要大於美國。此外﹐歐盟也是日本第二大的出口市場

“因此﹐希臘債務危機引發的歐洲經濟二次衰退風險可能會給亞洲地區的出口復蘇前景造成不利影響。”布萊恩特說。

但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亞洲“具有得天獨厚的人口優勢、城市化進程的步伐在加速、國內消費持續改善﹐中國、印度和印尼的經濟增長尤其強勁。” 霸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Baring Asset Management)亞洲股票部經理柯林•吳(Colin Ng)說道。

中國:先行指標
雖然資金不斷流入中國﹐但作為市場基準的上證綜指年初至今跌幅已超過20%--有人認為這表明熊市已進入谷底。2010年6月19日﹐中國表示將允許人民幣逐步升值。消息一經公佈﹐亞洲股市紛紛上揚。

“中國幾乎扮演著一個市場先行指標的角色﹐” 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嚴森(Martin Jansen)說﹐“目前我很看好中國股市﹐因為五六個月前那些股票看上去很貴﹐但以靜態市盈率來看﹐現在的估值水平已經和全球其他市場相近。”

2008年10月﹐中國股市成為率先走出全球經濟危機的市場之一﹐比美國和歐洲提前了半年左右。

2010年﹐中國房地產的價格泡沫令投資者寢食不安﹐“他們一直擔心中國不得不進一步收緊銀根﹐但這種擔心在過去幾個星期內有所緩解﹐因為房地產價格在短短一個月內下跌了10%。”嚴森說道。

現在也許是重新殺回一些板塊的大好時機﹐比如銀行和保險板塊﹐比如買入中國人壽(China Life)的股票﹐嚴森說。
“經過精挑細選﹐我們認為一些資源類股票也很不錯﹐如能源和鋁業等﹐”嚴森說道。他的選股包括中石油(PetroChina)。

印度:備受青睞
2010年至今﹐孟買證交所(Bombay Stock Exchange)的敏感指數(Sensitive Index)上漲了0.5%。

“雖然印度在新興市場中的投資難度最大﹐但還是受到海外投資者的青睞。” 私人銀行Brown Brothers Harriman的投資策略師溫•辛(Win Thin)說道。

溫•辛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本年至今流入印度股市的海外資金高達52億美元﹐印度成為亞洲新興市場資金流入最多的地方﹐在整個亞洲市場中僅次於流入日本股市的206億美元。

2009年﹐印度經濟增長了7.4%。一位主管經濟的印度政府官員本週表示﹐該國未來的年平均增長率可以高達10%。惠譽國際評級公司(Fitch Ratings)也在本週將印度本幣主權債務的評級展望從“負面”上調為“穩定”。

日本:長期折磨
在亞洲﹐日本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因此很多基金投資新興市場時﹐持有的是“亞洲除日本外”組合。

作為“七國集團”(Group of Seven)唯一的亞洲成員﹐日本是一個成熟發達的經濟體。然而﹐貨幣升值是日本出口行業永遠的痛﹐出口產品長期以來的價格壓力不降反升。短短不到四年內﹐日本就換了四屆首相。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在提高市場流動性以抵御通縮的奮戰中正處於彈盡糧絕的境地。

日本市場“極度讓人失望”﹐安智投資管理公司的嚴森說﹐“日本的吸引力不大﹐因為當市場再度上揚時﹐投資者在亞洲其它地方能找到更好的投資目標和盈利空間。”

日本股市的基準日經平均指數(Nikkei Stock Average)本年至今下跌了5%左右﹐股票覆蓋面更廣的東證股價指數(TOPIX)下跌約2.5%

“日本的內需類股票多年來一直不景氣﹐也就是說﹐應該投資那些出口類股票。然而﹐歐元近期的疲軟讓日圓相對升值﹐削弱了不少日本國際品牌的競爭力﹐”嚴森說。

雖然泛亞洲基金一般不把日本市場包括在內﹐但日本仍在亞洲地區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通往其他市場的橋頭堡。
舉例而言﹐截止到2010年5月份﹐Matthews Japan Fund有3.1%的淨資產是持有多元嬰幼兒護理產品生產商貝親公司(Pigeon Corp.)的股票。在日本這個出生率節節下跌的國家﹐選擇這樣一個投資對象可能看起來很奇怪﹐但實際情況是﹐貝親公司正在大舉進軍中國市場。

波動性變小?

展望未來﹐投資者認為歐洲財政問題是亞洲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但有人說﹐亞洲股市的任何波動同樣也會帶來機遇。

“如果亞洲以外國家的主權風險繼續惡化﹐甚至出現主權債務違約﹐亞洲股票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我們認為﹐亞洲各國的處境要比其它國家好﹐就算股市出現波動﹐也給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長期買入機會﹐” Guinness Atkinson Asia的威爾(Weir)說。

“不過﹐我們的基本判斷是﹐主權違約的情況不會發生。”他說道。

其他一些投資人士認為﹐亞洲股市近期的調整沒有比其他市場更糟。

“通常﹐亞洲被視為一個‘高β係數’市場﹐也就說﹐亞洲股市的波動性一般要比其它市場高得多。全球股市普漲的時候﹐亞洲漲得更多﹔市場回調的時候﹐亞洲跌得更慘﹐”羅素投資公司(Russell Investments)亞太區資深投資策略師安德魯.皮斯(Andrew Pease)在最近給客戶的報告中說道。

“這次亞洲股市的下跌幅度跟全球市場差不多﹐這傳遞出一個正面信號。”皮斯說﹐“這表明投資者認為亞洲股市的風險要比以前小﹐換言之﹐亞洲股市未來的波動性可能也不會像以前那麼大。”
Lisa Twaronite 本文譯自MarketWatc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isse 的頭像
    Joisse

    理財您才

    Jois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